系统的控制目标是保证出水温度满足负荷的要求;系统的控制对象是燃烧器的进风量和进燃料量,系统采集出水温度及热媒水温度信号,同时设定期望值,通过PID算法,使得系统实时调节燃烧器的进风量和进燃料量。
(4)汽水分离装置:汽水分离装置是减少饱和蒸汽中携带水分,提高蒸汽品质。
她家16个“神细节”,让家越住越舒心!不多,我真的只看了十几遍
(5)每个采暖期前及结束后,由本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统一回访用户,提供锅炉的检修、维护、保养等服务。
蒸汽锅炉的出汽时间指蒸汽锅炉开机到产生符合温度要求的蒸汽时所花费的时间,时间越少,能耗越低。中正锅炉出品的蒸汽锅炉在出汽时间中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
小博士认为,工业锅炉能效远程在线监控系统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系统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工业锅炉在线远程实时监控能效指标、评价分析锅炉能耗状况,能够实时采集数据,并能对锅炉能效状况进行分析,计算出锅炉实时运行热效率,还可以存储、显示、共享和预警,自动生成锅炉能效参数分析预警曲线和报告,用户端只需在浏览器中输入IP地址就可访问监视锅炉的能效状况,及时调整锅炉经济运行参数,保证锅炉高效运行,提高工业锅炉管理效率,真正实现节能降耗。
冬天,设定水温65℃,补水温度5℃,400支太阳能真空管可以将水加热到15℃。在空气能主机安装在室内的情况下,4吨15℃的冷水加热到65℃,需要的总制热量为200kw。
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的进场时间,并编制安装工程使用机具的需用量计划。
每年进行常规的锅炉保养才能使锅炉的各种配件正常工作,这样才能使锅炉在下次的检验中顺利的通过检查。
3.并炉时派人拿对讲机到就地观察截汽门开启是否正常,注意控制并汽速度,根据并炉情况及时增加给粉机转速以提高主汽温度。
点火前的检查:1、查阅运行和(或)交接班记录。2、巡视、检查锅炉内、外部。3、检查主要安全附件。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要严密、可靠、灵敏。4、检查水处理设备。5、检查给水设备和汽水系统管道。各阀门按启动的要求调整。6、检查供油设备。上述检查工作合格之后,即可启动锅炉。启动锅炉:1、观察水位表内的水位,若出现水位有上升或下降的现象,则应检查给水阀和排污阀的开、关位置是否正确或泄漏。2、当压力升到1公斤力(厘米2)表压时,应冲洗水位表。冲洗水位表的顺序:①打开汽水旋塞,冲洗汽水连管;②关闭水旋塞,冲洗汽连管;③打开水旋塞,冲洗汽水连管;④关闭汽旋塞,冲洗水连管;⑤打开汽旋塞,冲洗汽水连管;⑥关闭汽水旋塞,使水位恢复正常。如果水位迅速上升,并有轻微波动,表明水位正常;如果水位上升很缓慢,表明水位表有堵塞现象,应重新冲洗和检查。3、当压力升到2公斤力(厘米2)表压时,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4、当压力升到3公斤力(厘米2)表压时,检查受压部件各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对松动过的螺丝再拧紧一次。为了防止螺丝拧断,用力不宜过猛并不允许加长手柄方法紧固螺丝。5、当压力升到4公斤力(厘米2)表压时,进行一次排污,以均衡各部分炉水温度。排污前先进水至高水位,排污时注意观察排污管道周围情况,并随时观察水位,排污后关严排污阀,并检查有无漏水现象。6、当压力升到工作压力2/3时,进行暖管(暖管的目的:使蒸汽管道、阀门、法兰等都受到均匀缓慢的加热并放去管内的凝结水,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水击而发生渗漏等。暖管时间约半小时左右)操作:①开启管道上的疏水阀,排除全部凝结水。②缓慢开启主汽阀半圈,待管道充分预热后再全开。如管道发生震动或水击,应立即关闭主汽阀,加强疏水,待震动消除后,再慢慢开启主汽阀,继续进行暖管。③慢慢开启分汽缸进汽阀,使管道汽压与分汽缸汽压相等,同时注意排除凝结水。④直至排出干燥蒸汽后,关闭所有疏水阀,全开主汽阀。各汽阀全开后,应回转半圈,防止汽阀因受热膨胀后卡住。7、当汽压升到工作压力时,就可直接进行供汽。锅炉正常运行时,必须随时调节汽压、水位、油位,以及进行排污(排污的目的:①排除炉水表面悬浮泡沫。降低炉水含盐和含碱量,防止发生汽水共腾,保证蒸汽品质;②排出积聚在锅筒和下集箱底部的泥渣和污垢)。1、锅炉在运行中应做到均衡给水,
32、汽包的作用有哪些?答:①汽包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关键和大致分界点;
燃气蒸汽热能机是一款可替代锅炉的新兴科技产品,燃气蒸汽热能机内部结构设计合理,受热风向转换,从而提高锅炉整体热效率。
主蒸汽压力调节系统的控制参数的整定主要体现在锅炉热量信号的改变上。当锅炉燃烧状况改变时,锅炉热量信号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而当锅炉主蒸汽流量改变时,只要进入炉膛的燃料量不变化,热量信号就不应该变化,即锅炉主蒸汽流量的变化与锅炉汽压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因此整定热量信号时应该考虑,当存在内扰时,热量信号相应的发生变化;当存在外扰时,热量信号不能变化。由DCS实现的锅炉主蒸汽压力作为主控制信号,以主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副调信号的串级控制系统。
汽水系统由给水系统、蒸发系统和过热系统及再热系统组成,分别完成水的加热、蒸发和过热三个阶段的任务。
